首页 资讯 正文

肥城: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光

体育正文 259 0

肥城: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光

肥城: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光

六月的(de)肥城大地,61.4万亩小麦铺就金色海洋,联合(liánhé)收割机在(zài)田间往来穿梭,奏响夏粮丰收的乐章。在这场“三夏”生产攻坚战中,高标准农田成为稳产增产的核心支撑。 高标准农田有四(sì)“高”: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在肥城,一块高标准农田是如何(rúhé)“炼”成的? “我们坚持科学规划,以土地平整、集中连片(liánpiàn)、设施完善、农田(nóngtián)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为标准,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推进(tuījìn)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tígāo)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介绍。 走进肥城市安驾(ānjià)庄镇洼里村高标准农田,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de)图景映入眼帘: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沿着(yánzhe)精准设定(shèdìng)的行距与株距匀速行进。更引人注目的是田间那台智能自走式喷灌机,64米长的巨型臂架如舒展的钢铁羽翼(yǔyì),在阳光下折射出银亮的光泽。 “之前这儿全是‘巴掌田’,310多块零碎地被土埝分割,最窄处(chù)不到两米,收割机(shōugējī)都进不了地。”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太钢感慨道。 如今,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190公顷碎片(suìpiàn)化耕地被重新规划为11个标准化农田单元,块均(jūn)面积由0.6公顷扩大到(dào)17.33公顷,新增耕地近7.33公顷。 在洼里村,“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格局一目了然。站在地头,刘太钢算了一笔“科技账”:土地碎片化率(lǜ)从83%降至1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jīxièhuà)率提升至91%,年均节本(jiéběn)增效(zēngxiào)176万元。 “今年(jīnnián)小麦长势格外好,籽粒饱满,最高亩产1626.69斤,比(bǐ)去年亩均增产150斤-200斤。”他(tā)蹲下身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指缝间漏下的不仅是粮食,更是科技赋能的丰收喜悦。 给农田装上“科技引擎”,让智慧(zhìhuì)农业大显身手,是肥城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举措。汶阳镇李店(lǐdiàn)村种粮大户杨国柱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之一(zhīyī)。 “现在浇地水(shuǐ)龙头一拧,水和肥料就顺着管子精准‘喂(wèi)’到作物根部,省水省肥还增产。”杨国柱笑着说。不远处,移动式喷灌机正旋转喷洒出细密水雾,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仿佛(fǎngfú)给(gěi)田野披上一层流动的纱衣。 在肥城市王庄镇李山头村,高标准(gāobiāozhǔn)农田让山区农民尝到了“旱涝保收”的甜头(tiántóu)。 “过去靠天吃饭,遇上旱灾只能(zhǐnéng)眼看着庄稼减产。”村党支部书记李广周指着新修建的(de)灌排渠道说(shuō),“现在沟渠相通,机井配套,哪怕三个月不下雨,拧开阀门就能给庄稼‘解渴’。” 今年,王庄镇(zhèn)对2019年以来的3.685万亩高标准农田展开(zhǎnkāi)“回头看”行动,农技人员逐地块排查灌排(guànpái)工程、田间道路等设施隐患,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让每一项设施(shèshī)都能长期发挥效益。”王庄镇(wángzhuāngzhèn)农技部门负责人张慧说。 推进高标准(gāobiāozhǔn)农田(nóngtián)建设,既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shí)”,也是农民增收的“聚宝盆”。2024年,肥城在7个(gè)镇街实施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3.49%,节水、节肥、节药率均超80%。 “我们(wǒmen)今年争取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坚决扛牢耕地(gēngdì)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深度(shēndù)融合,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chéngwéi)丰收田、富民田。”王继荣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大众(dàzhòng)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大众(dàzhòng)日报(dàzhòngrìbào)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huānyíng)各界(gèjiè)投(tóu)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肥城: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光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