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州新区十年跨越 向美向绿向质向新

体育正文 131 0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州新区十年跨越 向美向绿向质向新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州新区十年跨越 向美向绿向质向新

新华网福州6月25日电(刘丰)“第一次去,最深的(de)(de)印象就是风沙很大,我们的车陷进沙里(lǐ),下车走一圈,鞋子里也都是沙子。”全程参与了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建设的魏樊感叹到。魏樊是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fùzǒngjīnglǐ),10年来,他见证了滨海新城从无到有(cóngwúdàoyǒu)、从荒芜到繁荣的过程。 2015年8月30日(rì),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我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作为福州新区的核心区,滨海新城成为福州实施“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的重要(zhòngyào)承载和(hé)实践前沿。 福州(fúzhōu)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新华网发(陈捷阳 摄(shè))  岁月如歌,新城蝶变。如今,沿着漫长的海岸线眺望,碧海(bìhǎi)银滩(yíntān)绿意盎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产业园区生机勃勃,曾经的荒漠莽滩上正崛起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向美而行:生态修复绘(huì)就绿色发展底色 魏樊用(wèifányòng)“一张白纸”形容(xíngróng)起步之初的福州滨海新城,规划的第一步,就是生态(shēngtài)修复。“我们当时就提出要建防护林。”魏樊说,福州滨海新城是全国首个把城市总规定位为“森林城市”的新城。 据介绍,福州滨海新城创新提出复合型防护林(fánghùlín)种植结构,从海岸线向内陆主要为100米宽木麻黄纯林、100米宽混交林(hùnjiāolín)、100米宽景观林,实现从木麻黄单一防护树种、林带结构,向多(duō)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xiàoyì)的复合基干林带转变。 如今的(de)福州滨海(bīnhǎi)新城,绿意沿着海岸线一路蔓延(mànyán)。 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如今,沿滨海路前行,成片木麻黄于道路一侧沿海岸线高高耸立,道路两侧行道树郁郁葱葱,绿意一路蔓延。 “以前这里风沙很大,吹得人(rén)眼睛都睁不开,现在滨海路沙埋(mái)现象几乎绝迹。”福州(fúzhōu)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4月,滨海新城已建成长度23公里的防护林,构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海洋(hǎiyáng)生态跟踪监测单位提供的2024年数据显示(xiǎnshì),滨海(bīnhǎi)新城沙尾至下沙片区防护林前平均风速为6.14米/秒,防护林后风速为2.02米/秒,平均风速削减达67.10%。 2021年,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岸段入选生态环境部(bù)“美丽(měilì)海湾(hǎiwān)”8个典型案例之一;在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上,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砂质海岸生态减灾案例作为全球8个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zēngxiào)案例之一,由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向全球发布。 “莺飞草长两湿地,三山环抱一面海”。森林、湿地、生态(shēngtài)廊道以及遍布全城的串珠公园,共同(gòngtóng)构筑起滨海新城“一核两带,多廊(duōláng)多园”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共同勾勒出“城在林中(línzhōng)、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图景。 现在的滨海新城,推窗见绿、行路(xínglù)有荫、出门(chūmén)进园,推动福州新区向美而行。 向质而进(jìn):高标准配套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5月,福州地铁滨海快线(F1)开启不少于3个月的全线空载试运行,预计于年底前正式开通(kāitōng)运营。届时,福州主城(zhǔchéng)至滨海新城将(jiāng)实现30分钟通达。 滨海新城拥有福州(fúzhōu)长乐国际机场、港口和铁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福州都市圈的交通门户。魏樊透露,自启动建设(jiànshè)以来,新城就立足于打造“轨道交通+骨架(gǔjià)道路”的新老城区30分钟交通圈。 路网建设,快马合辙。这一愿景,正随着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加速(jiāsù)建设逐步变为现实:2023年底通车(tōngchē)的316国道,连接长乐城区、道庆洲大桥、福泉连接线,及(jí)主城区三环路、二环路;地铁(dìtiě)6号线搭建起主城区、长乐城区与新区(xīnqū)之间的快速通道;F1快线运营后(hòu),将解决CBD、大数据产业园、东湖、机场等新城核心位置“最后一公里”问题…… 继(jì)“一闸三线”工程通水告别“咸潮”影响后,滨海新城市政供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nántí)也正逐步破解(pòjiě)。6月18日,福州新区滨海水厂配套管网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福州(fúzhōu)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海新城的地形结构为南北狭长走向,目前市政供水主要来源于长乐东区水厂和远航水厂。随着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日益成熟,原有的水厂布局及供水管网更新渐显不足,南部江田、松下片区供水存在距离远、水压低(yādī)、流量小的问题,尤其是(shì)松下镇南部的前连村,因处于供水系统(gōngshuǐxìtǒng)的末梢,冬天等干旱季节(jìjié)有时还(hái)需要分时段供水。 目前,滨海(bīnhǎi)水厂(shuǐchǎng)配套管网建设已先行启动,滨海水厂项目也已完成招标,计划2026年初开工,预计2027年可建成。待滨海水厂和配套管网整体(zhěngtǐ)投用后,依托多水厂联动布局,滨海新城供水压(shuǐyā)力(yālì)与供水量可实现全面提升,供水系统管网末梢水压不足的顽疾将得到彻底解决。 福州(fúzhōu)三中滨海(bīnhǎi)校区 。新华网发(陈暖 摄)  与此同时,滨海新城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民生配套(pèitào)全面开花。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滨海新城实验幼儿园等一批优质学校相继建成,复旦大学附属(fùshǔ)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dìyī)医院(滨海院区)建成开诊,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福州市(fúzhōushì)第二工人文化宫等高品质公共文化配套建成投用…… 随着一批批高标准城市功能配套落地、一个个民生堵点被(bèi)疏通,一幅产城融合的(de)美丽画卷在滨海新城徐徐展开。 向新而生:新产业(chǎnyè)落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是一座生态宜居的绿色之(zhī)城,是一座功能完善的品质之城,更是(gèngshì)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 在今年4月(yuè)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长乐区政府与福建智算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就机场综保区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一期)项目达成战略合作(hézuò),规划算力规模超万P,将为福建省乃至华南地区(huánándìqū)的数字化(shùzìhuà)转型提供强劲算力支撑。 “这里不仅有国家级新区(xīnqū)和自贸区的叠加优势,还有(háiyǒu)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与香港跨境合作的咨询委员会‘福州新区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开放优势得天独厚。”福建智算方舟科技(kējì)总经理(zǒngjīnglǐ)贾暄一语道出选择福州新区的原因。 福州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该项目为抓手,福州新区将持续做强算力基础设施,通过加速推进新区智算中心二期、腾讯云项目、长乐(chánglè)机场综保区人工智能智算中心建设,力争2025年智算算力规模突破1万(wàn)P、远期(yuǎnqī)突破3万P,构建起更为紧密、集约的(de)区域(qūyù)算力协同生态体系。 算力建设,是福州新区发展数字(shùzì)产业的一个缩影。据魏樊介绍,在滨海新城启动(qǐdòng)建设之初,福州市政府就将数字福建产业园命名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并(bìng)作为滨海新城的启动区域。 中国东南(dōngnán)大数据产业园研发楼二期。 新华网(xīnhuáwǎng)发(黄志勇 摄)  目前,依托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福州新区形成了“天上三朵云(数字福建政务云、商务云、福州政务云)、中间两中心(zhōngxīn)(省(shěng)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地上两条路(国家(guójiā)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的建设格局,数字新基建体量占全省(quánshěng)一半以上(yǐshàng)。同时,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产业园,三大通信运营商、中电数据、华为、博思软件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也入驻(rùzhù)园区。 据统计,中国东南(dōngnán)大数据产业园(含网龙片区)已注册企业1300家,合计注册总(zǒng)资本755.7483亿元。 站在(zài)福州新区十周年节点回望,这里(lǐ)的(de)每一处变化和成长,都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实的注脚,是一座新城对“向美、向质、向新”的深度(shēndù)诠释。而它的下一个十年,或许藏在一草一木的根系里,藏在地铁隧道延伸的方向中,藏在智算中心迸发的算力里……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州新区十年跨越 向美向绿向质向新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